昆明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城市,世居26个民族,形成聚居村或混居村街的有汉、彝、回、白、苗、哈尼、壮、傣、傈僳等民族。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,各民族既相互影响,融汇贯通,同时又保持各自的民族传统,延续着许多独特的生活方式、民俗习惯和文化艺术。生活在昆明地区的各民族同胞热情好客,能歌善舞,民风纯朴,无论是其待人接物的礼仪、风味独特的饮食、绚丽多彩的服饰,还是风格各异的民居建筑、妙趣横生的婚嫁,都能使人感 受到鲜明的民族特色。
在众多的民族节日中,彝族的“火把节”,白族的“三月街”,“绕三灵”,傣族的“泼水节”,苗族的“踩花山”,傈僳族的“刀杆节”等久负盛名,节日活动丰富多彩。每逢节日,各民族群众都会穿上自己手工刺绣染制的民族盛装,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,举行摔跤、斗牛、对歌等活动。按照岁时节令,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、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、九九重阳的螺峰登高、中秋之夜的大观赏月等许多习俗在民间十分流行。
昆明地方文艺种类繁多,滇剧、花灯、昆曲、民歌小调以及少数民族剧种、民间叙事长诗、民间传说等,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和传颂,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。
关门节和开门节
是信仰下乘佛教的傣族、布朗族、阿昌族、德昂族等的宗教节日。傣族的关门节和开门节等典型、更有代表性和更具浓郁的宗教色彩。关门节,傣语称“毫瓦萨”,意为进入传授佛法的时期,定于傣历九月十五日(农历六月中旬)。历时三个月的传授佛法结束的那一天(即傣历十二月二十五日)便是开门节。开门节傣语称“奥瓦萨”,意为走出传授佛法时期。传授佛法开始之日是一个节日,很有意思。一般认为,关门节和开门节源于古代印度佛教雨季安居的习惯,三个月的关门被视为信众的安居戒斋期。
关门节那天,傣家村寨充满了节日的气氛。一大早,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蒸彩色糯米饭和制作糕点,赕佛或馈赠亲友,备办酒席会餐。
在关门节的三个月期间,民众到佛寺里听高僧讲经是一项主要活动。高僧讲授的内容少不了成佛者的故事,并以此来教化众生立志成佛。从关门节至开门节的三个月期间,傣家人不举行婚礼,不建盖新房,不出远门,要集中精力搞生产,定期到佛寺拜佛、赕佛,虔诚信佛的长者,自觉戒斋,穿白衣服,包白布头巾,有的还到寺内住宿,每隔七天举行一次拜佛活动,届时,信众们带上食物、蜡条供祭佛祖,聆听寺内高僧颂经,讲解教规、戒律、佛经故事。还要举行一次称为“赕坦”(献经书)的重大活动。 三个月的关门节日期届满,即傣历十二月十五日,便举行开门节庆祝活动。信众们像参加关门节庆祝活动一样,带上纸花、蜡条、花树、食物、钱币来到佛寺,举行隆重的赕佛和颂经活动。也像关门节一样吃施舍饭、僧众聚餐,和关门节一样的热闹与欢乐。夜里,在佛寺内燃放火花、放高升、点孔明灯、跳舞、并舞灯环游各村寨,庆祝安居斋戒期结束,表示已从关门期进入开门期。这个夜晚之后,傣家村寨又恢复往日的多情浪漫的生活,僧侣们即可以走出佛门,信众可以出远门,傣家可以盖新房,小伙子们可以串姑娘,恋人可以举行婚礼。
泼水节
是使用傣历的傣族、布朗族、德昂族、阿昌族等民族的年节。傣族的泼水节最热闹,影响最大。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,是傣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,每年的公历4月11号左右,为期三至四天,头两天为送旧,后两天为迎新。
一般认为,泼水节源于印度,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古老宗教仪式。后被佛教所吸收,距今大约七百年,经缅甸,随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云南傣族地区。
傣历新年,称为“宛麦”、“宛恼”和“麦帕雅晚玛”。“宛麦”是辞旧岁之日。泼水是傣历新年最古老、最富有情趣、最主要的有项活动,在“宛恼”这一天举行。人们先到佛寺浴佛后,才能相互泼水。开始泼水时,彬彬有礼,姑娘们提着一小桶掺有香水的凉水,用树枝蘸水向长者、来宾脖后轻轻泼洒,以表示祝福,这是礼节性的泼水。泼水进入高潮时,男女青年互相追逐泼水,满瓢、满盆的水,在追逐中泼向对方。“水花放,傣家狂”,泼水节成了狂欢的节日,平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少女,顿时活跃起来,不甘示弱的与小伙子展开对泼。水花在空中飞舞,传递着吉祥与祝福。
赶摆与丢包是泼水节的重要活动之一,在新年的第一天举行。赶摆也是野外联欢活动。丢包是傣族未婚青年在节日期间最为浪漫而含蓄的活动。姑娘手中的花包,是她们精心制作的,花包内装有棉籽或绵纸,四角和中心缀着五条花穗,这是姑娘传情的信物,所以称为丢包传情。丢包开始时男女青年分为两个阵营,相距三四十步。起初,姑娘们似乎无目的把花包丢向对方,要是小伙子接不住姑娘丢来的花包,就把事先准备好的鲜花插在姑娘的孔雀髻上,姑娘接不住小伙子丢来的包,又把鲜花插在小伙子的胸前。渐渐的,姑娘与小伙子有了默契,相互选中了,姑娘手中的花包会准却的丢向目标,小伙子也会稳稳的把花包接在手里。飞舞的花包,含蓄的传递着傣家青年男女纯洁的情感,浪漫的表达着傣家青年追求恋人的方式。
赛龙舟,是泼水节的一项重要活动。一般在新年的第二天举行。西双版纳澜沧江的赛龙舟最热闹、最精彩。赛龙舟是傣历新年节日活动中场面最壮观、最激动人心的一项活动,它把泼水节推向高潮。
泼水节,是傣族风情的集中展示的节日,是一个狂欢的节日,是参与性很强的节日。如果你想充分了解傣族的民俗风情,不妨亲自来感受一下这狂欢的泼水节。
象脚鼓舞
傣语称“仿光托”,是最具特色的傣族男性舞蹈,几乎所有的小伙子都会跳。有独舞、双人舞、集体舞等形式。用象脚鼓、鋩或排鋩、钗伴奏。动作刚柔相济,外柔内刚,舞姿动感强烈。舞者以左肩背鼓,左手扶住胸左侧的鼓首,右手边击鼓边舞。舞者膝部按节奏曲伸,小腿敏捷地跳跃,提气,收腹,挺胸,加上头部、眼神巧妙配合,显出稳健、豪迈、有力、热情而潇洒,具有浓郁的傣族风格。独舞讲究功底和韵味,舞步线路变化多端;集体舞讲究整齐对称,队形多为方阵或圆形。
哈尼族的“苦扎扎”
苦扎扎节,也叫六月年,在每年农历6月中旬举行。是红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,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。
传说古代哈尼人烧山开田,得罪了众野兽。野兽上告天神,说哈尼人毁其家园。聋子神乌麽偏听偏信,罚哈尼人农历六月稻谷扬花时杀人为祭。哈尼人痛苦不堪,阿匹梅烟天神教哈尼人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打磨秋。众野兽看见哈尼人在磨秋上飞悬高喊,以为是天神加重对哈尼人的惩罚,把哈尼人一个个的吊在空中打。于是请乌麽免除了哈尼人杀人为祭的惩罚。为感谢阿匹梅烟天神,哈尼人举行苦扎扎,祭天神,并请天神到人间与哈尼人共度佳节。 节日最热闹的地方是磨秋场。按照哈尼人的规矩,磨秋杆必须是黑夜砍好后,小伙子们在黎 明前扛回来。他们一路唱着山歌,把用坚硬结实的木头做成的秋杆 抬到寨边的秋场,将一根木头栽进土里,顶端削细当轴心,然后再 把长长的横杆从中间凿凹,架在上面。两边的横杆长短要一样,还 要削得滑溜溜的,以免划伤手。下午,穿着绚丽服装的哈尼人摩肩 接踵的聚到了磨秋场,按照哈尼人尊老敬长的传统习惯,先由几个 德高望重的老者“开秋”,他们象征性的甩了几圈以后,一对对、一 双双的小伙子们、姑娘们轮流上去转。打磨秋是一项哈尼人充满情 趣的体育活动,它要求磨秋两边的人数要对等,骑坐的人用脚蹬地 面,时而飞速旋转,时而升降起伏,反复转动,悠悠荡荡。甩秋人 的速度越来越快,围观的人也显得更加开心,人群不时发出“哦嗬 嗬,哦嗬嗬”的呼喊声,为其加油助兴,气氛十分热烈。那些艺高 胆大,身手不凡的小伙子,往往成了姑娘们爱慕的对象。
夕阳西下,磨秋场上响起了一排清脆的枪声,通知人们前来唱 歌跳舞,那些躲到树林里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成双成对的聚拢来了, 老人和孩子也聚拢来了。老人们围坐在场上喝酒取乐,孩子们追逐 戏要,青年人则围成圈子,跳起了扇子舞、竹棍舞、乐作舞。锣鼓 声、琴弦声、欢呼声交织在一起,在群山间回荡,一个不眠的狂欢之夜开始了。
线路名称 --> | 发团日期 | 参考价格 |
---|---|---|
★北京独立亮点:北京客人单独成团接待(免全国大散拼挣车位、语言陌生、饮食、习惯不适... |
¥ 2380 起 | |
青旅老年团—昆明 大理 楚雄 丽江 玉溪 西双版纳 缅甸打洛异国 本社独立成团 往返中下铺,北京安排领队陪同 ❀:行程亮点:北京出港的客人单独成团接待(... |
星期六 | ¥ 2880 起 |
★ 特别照顾:全程陪同跟踪,彻底解决交接环节过多的问题,让您感受无微不至的关怀; ★... |
星期一,星期二,星期三,星期四,星期五 | ¥ 4160 起 |
★ 特别照顾:全程陪同跟踪,彻底解决交接环节过多的问题,让您感受无微不至的关怀; ★... |
星期一,星期二,星期三,星期四,星期五 | ¥ 2860 起 |
特别照顾:全程陪同跟踪,彻底解决交接环节过多的问题,让您感受无微不至的关怀; 特别餐... |
星期一,星期二,星期三,星期四,星期五 | ¥ 2550 起 |